我觉得大部分投资人不会有这个决心。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控股公司了解不够。当然,普通投资者显然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有深入的了解,所以这里就要重复同样的老调:先行业,后企业。
先行业:
每一个国家重大发展政策进行对应的行业企业不会太多,您比如通过互联网+推行的时候,您想实际上也就是对于那些TMT行业市场深度学习受益,您比如供给侧改革推行的时候,您想对应的不就是周期股么?
那么我们当下新基建的推行,实际上对应的不也就是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+医疗基础教育建设+科技经济基础工程建设么?
再企业:
行业下定决心后,到各自领域去找企业,真的不会找,然后再找龙头企业,龙头企业的优势是稳定,劣势是爆发力不足,毕竟你觉得50亿到100亿的盈利难度很大。
因此,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企业,确定企业未来将深度受益,利润将有所增加,50-200亿元的企业将更具爆发力。毕竟利润+估值的提升是双击。
确定一个好的行业,然后锁定企业,那么,在逻辑上还没有颠覆之前,我认为这是好的持有立场,当然,真的不能忍受孤独,可以做 t 盘。
不跟风:
还是那句话,很多财务信息是有目的性的。不说别的,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。科技股最疯狂的时候,发行N多只相关基金,然后金融信息满天飞,比如“科技ETF吸引近50亿元,诞生两个几百亿的产品”。不信也可以查一下。很多这样的信息,嗯,吸引了很多人跟风买什么大技术,什么核心技术。砰地一声,40%的本金没了。悲剧不悲剧?目前大消费没有太大区别。大家都知道怎么花长线牛股,但是背离了业绩,背离了基本面炒作。牛市也有度。业绩增速跟估值不匹配,肯定会跌。
所以,不去进行跟风,要有一个自己的独立发展思维也就是守正。
守正:
守正有两点:确定性+成长性。
确定性:业绩的确定、逻辑的确定、资金的确认
增长: 行业增长和企业增长
总结:投资一定要独立思考,不要跟风,守正,先行业,再企业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